以卓越的信息技術,持續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
推進央企智能工廠建設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今年2月發布的信息顯示,2024年我國機械工業在多項經濟指標上實現了穩定增長,這一積極態勢為行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5年,支撐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繼續集聚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繼續保持穩定。
在產業新動能方面,智能工廠競相涌現。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也同時表示,我國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取得初步成效。數據顯示,我國將智能工廠分成四個級別,包括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還有正在培育的領航級智能工廠。目前我國已建成3萬多家基礎級智能工廠,覆蓋80%制造業大類。
近年來,央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優化管理流程等措施,央企智能工廠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從自動化生產線到數字化車間,從智能物流到遠程運維,一系列智能化改造項目在央企內部遍地開花,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運營成本。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我國眾多央企紛紛投身智能工廠的建設,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2024年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的公布,更是彰顯了我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卓越成就。
其中,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北京天瑪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煤科天瑪智控”)智能化無人采煤控制裝備智能工廠、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基于數字孿生的石化智能工廠、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網絡化協同的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工廠、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紅旗繁榮智能工廠和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電工鋼全業務要素協同智能工廠等多家央企智能工廠以其突出的表現,成為行業的標桿。
記者了解到,中國煤科天瑪智控智能工廠共建設應用6套智能加工系統及生產線、8條柔性智能裝配生產線、多臺套智能專機、1套智能倉儲物流系統、1套智能檢測系統、1套大數據中心、20余套信息化系統,深度融合先進制造及信息通信技術,加快智能轉型升級,實現了核心產品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及研發、生產、供應鏈、服務全業務流程的信息互聯互通和高效協同,為無人化智能采煤提供了有力支撐。項目投產應用后,產品合格率達到99.61%,關鍵設備聯網率達到100%,工廠智能化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中國煤科天瑪智控智能制造事業部副總經理魏冠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智能工廠項目首批入選,是天瑪智控深入落實中國煤科“1245”總體發展思路,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未來,天瑪智控將深度融合新時代前沿科技與智能制造技術,加快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持續推動智能工廠建設,打造智能制造領域新標桿。
中央企業智能制造協同創新平臺執行副秘書長、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剛認為,中央企業智能工廠建設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不良品率、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在卓越級工廠中表現尤為突出。中央企業智能制造協同創新平臺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行業標準化和技術普及。
為方便提供優質服務,請留下新的信息